== 朝天门码头的老奶奶,天天坐那儿,像个活的历史见证人 ==
你知道,在重庆朝天门那边的码头边,总有个老太太每天都坐在那里
她就叫张淑英,今年已经96岁了,话说她的故事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讲起,那会儿她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姑娘
家里靠做布匹起家,日子还算比一般人宽裕一点,家里有点文化底蕴,小时候上过私塾,会认字、会写字
== 从福州到南京,再到战火中的等待 ==
那年春天,媒婆给她介绍的对象,按理说,她心里其实不太情愿,看着人家一脸斯文,个子还挺高,谈吐也不错,她心里其实有点小抗拒,毕竟年轻
可家里催得紧,她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西湖公园见面
那会儿,钟崇鑫,是个安徽荣昌人,1905年生
人家早就进了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就成为了国民党军官
你想想,那时候他人高马大,气场十足,说话也是斯文得很
两人一聊就觉得挺投缘的
我记得我听老人讲,这段日子挺难得,那个年代能遇到一个靠谱的对象
两人一拍即合,心里都觉得有点小指望
大概一个月后,婚事就敲定了,福州城里办的热热闹闹的,钟崇鑫还借着军车开路,街坊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
== 战火中,等待变成漫长的折磨 ==
婚后,张淑英跟着丈夫去了南京附近的江阴
她带着妈妈和弟弟一起住,住了个挺大挺舒服的房子
那时候,钟崇鑫很忙,军务繁忙,每周只回一次家,带点小玩意
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安稳
她还记得,1936年,她为他做了一件中山装,穿上后挺合身
两人过了两年,感情逐渐深厚
按理说,这样的日子挺幸福的
当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那一声枪响
把整个国家都拖进了战火
日本军队大规模进攻,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钟崇鑫接到命令,忙着收拾行李
他所在的部队,国民党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
从那一刻起,张淑英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普通女人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
每天写信给丈夫,却都没有回音
天上的飞机天天盘旋,炮火在远处不断响起,她在家里担惊受怕
那段时间,她还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挺过来,母亲陪着她
你想,那时候,消息传得慢,战事又那么乱
== 南京保卫战,钟崇鑫的英勇牺牲 ==
后来,钟崇鑫的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
到了1937年12月,南京陷落
钟崇鑫在雨花台阵地指挥,带领官兵拼死抵抗,那场战斗
三天三夜的死战,最终他们全部牺牲了
说实话,我觉得,那个年代的军人,真是拼得像条命一样,拼死守住一点点土地,结果
谁都没想到会牺牲得那么早
张淑英那会儿,根本还不知道
她带着家人去了武汉,满脑子都是找丈夫的消息
到了那里,四处打听,结果部队转得太快,消息像风一样飘散
勤务兵还给她送来一点钱,说是钟崇鑫托他带的,她心里那会儿一边指望
== 等待的四年,变成了绝望 ==
转眼时间过去四年,1941年,婆婆病了
她还守着那间老屋,继续等待
媒婆来提亲,她都一概拒绝
日子过得挺苦,出门拉车扛包
她的眼睛也出了状况,哭得太多,左眼视力一天天变差,弄到最后到了1943年
那段日子,她搬到重庆,租了个小屋子
重庆那会儿,战时的陪都
她每天会去朝天门码头坐着,看着江水悠悠流淌
这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说过的
有人问她在干,她就说:“等我丈夫回来
”就这么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风吹日晒,她的心像剥了皮似的
说到这里,我就觉得,那种等待
直到有一天,遇到钟崇鑫的战友方维鑫,他告诉她,钟崇鑫在南京雨花台为国捐躯了
那一瞬间,我想她的心一定像被重锤击中一样
其实,她心里早就有点预感,只是看到这个事实
还是忍不住哭得肝肠寸断
== 七十七年的等待,终于有了个了断 ==
她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心里那份牵挂
为了活下去,她在1949年,经过人介绍,嫁给了李自清,一个警察,生了两个儿子
虽然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心里老是藏着钟崇鑫
你知道,李自清对她挺好的,但她心里那份爱
等到李自清去世后,她开始跟孩子们讲起自己过去的故事
大了之后,孩子们也觉得挺难得的
决定帮妈找找钟崇鑫的下落
于是他们查档案,联系志愿者
想要知道一点点蛛丝马迹
终于,经过多方努力,发现钟崇鑫其实还算是抗日英雄,虽没有找到他的遗骸,但他的灵位
安放在台湾台北的忠烈祠里
== 奔波九千里,终于见到心中的那块碑 ==
我听我朋友说,2014年,张淑英已经93岁了
她坚持要去台湾看看那个心心念念的地方
她的儿子李长贵陪着她,帮忙办手续,坐上飞机
到台湾那天,她站在忠烈祠前,摸着那块刻着名字的牌位
她说,终于知道丈夫的模样了
她在那里待了几天,每天去牌位前坐着,看着那熟悉的字
志愿者还帮她把年轻时候的合影拼在一起,她那时亭亭玉立,英姿飒爽,跟当下的白发苍苍的身影,差别真大,但那份坚定
算是了结了她77年的心愿
她终于知道,丈夫的名字永远不会被忘记,那份爱,也在那一刻
== 家国情,忠贞不变的故事流传 ==
你知道,其实她的故事并不算个例,那一代抗日的英雄,死了太多人,家人们都在等待,等消息
钟崇鑫就算是个黄埔出身的精英,参加过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牺牲时还是个参谋主任,部队在雨花台那场血战,拼死挡住了日军三天
几乎用生命守住了一点点阵地
我觉得,南京保卫战那一仗
虽然死伤惨重,但拖住了日军的脚步,给后面的人争取了时间
张淑英等了这么久,不只是由于爱
更由于那一股子血性和责任心
消息闭塞,战争乱得像个迷宫
很多人一辈子都找不到亲人的下落
她哭瞎了眼,也不是夸张,长年累月的悲伤
后来去台湾,她带回了灵位的复制品,放在家里供着,心里那份牵挂
当下通过媒体、抖音,一传十、十传百
有的人说,这是忠贞的爱情,有的人说
反正我觉得,她活到96岁,还在重庆偶尔去江边坐坐,像个守望者一样
你瞧,这故事就像邻居大爷讲的摆龙门阵
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个普通妇女,但那份等待、那份爱
战争把一家人拆散,丈夫上了前线,妻子在家盼,那个年代的爱情,真是苦涩得很
钟崇鑫虽已去世,但他那英勇的身影
她哭瞎了眼,身体也折腾得够呛,但心里的那份坚持
是真的让人感动到骨子里
能去台湾看他一眼,是她一辈子的心愿,靠着两岸的交流
当下,抖音、视频里那些动人的片段,都是来自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像我说的,生活里最平常的事
像咱们身边的邻居大爷大妈,平凡又伟大
她活到九十多岁,依然在那座城市里,偶尔去江边坐坐,把那份爱刻在心底
这个故事,不就是一段普通人用生命写成的传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