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建筑人“集体返贫”?最近总刷到这说法,到底夸张不?

发布日期:2025-09-11 10:49 点击次数:59

前几天刷到条朋友圈,做工程的老杨说:“干建筑10年,存款还没刚毕业时多,这‘集体返贫’的说法,听着扎心又有点慌!”估计不少建筑圈朋友都刷到过类似话题,今天就用大白话唠唠,这说法到底是不是危言耸听?

先说说为啥会有“返贫”的声音——这两年建筑行业确实难:

- 项目少了,以前一年能接两三个大工程,现在半年等不到一个靠谱的,有些小老板为了保团队,甚至贴钱接活儿;

- 回款慢到磨人,去年完工的项目,到现在还没拿到尾款,工人工资得自己垫,材料款欠着供应商,手里的钱全压在账上;

- 开销一点没少,家里房贷车贷要还,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月月得掏,收入降了但支出没减,手里的存款自然越花越少。

身边就有个例子:做装修的老王,前几年旺季时一个月能赚两三万,去年开始项目减半,有时候一个月连房租都不够,最后把市区的老房子卖了,搬到郊区住,还自嘲“从有房族变回租房党,这不就是返贫嘛”。

但要说“集体返贫”,其实也有点夸张。毕竟建筑行业是刚需,只要有房子要建、要修,就有活儿干。而且不少人也在找出路:

- 有人从搞大工程转做家装、维修小项目,虽然赚得少点,但回款快,不用担太大风险;

- 有人学了新技能,比如BIM建模、装配式建筑技术,往技术岗转,反而成了香饽饽;

- 还有人抱团取暖,几个小团队合并,一起接大项目,分摊成本也降低风险。

说到底,“返贫”的说法,更多是建筑人对行业低谷的焦虑,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就像老杨,虽然今年项目少,但他靠以前积累的客户资源,接了几个小区维修的活儿,虽然累点,但至少能稳住收入。

你们身边的建筑人最近咋样?是真的遇到困难,还是已经找到新方向了?评论区聊聊,互相给点信心,毕竟行业再难,肯琢磨、肯折腾,总能有出路!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