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村民贴心人”的村干部,却因一句催缴辱骂登上热搜——近日,山东某地一位村干部在村民群里催缴费用时,竟用“不交钱就不是人”“是王八孙”等侮辱性词汇怼村民,聊天截图疯传后,网友怒了:“拿纳税人的钱,就是这么对待老百姓的?”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村里推进基础服务费用收缴,涉事村干部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直接在村民微信群里“开火”。从曝光的截图能看到,他没有耐心解释费用用途、缴纳标准,反而用满是戾气的话指责村民“抠门”“不讲理”,甚至把“不交钱”和“不是人”画上等号。有村民试着在群里提了句“能不能先说说钱花在哪”,立马被他回怼“少废话,该交就得交”,强硬态度让不少村民又气又无奈。
消息一出,当地村民先炸了锅。有村民吐槽:“平时找他办点事就爱搭不理,现在催钱倒挺积极,还张口就骂人”;也有人担心:“这要是真跟他较真,以后村里办事会不会被穿小鞋?”随着截图被转到社交平台,网友的讨论更激烈——有人骂村干部“官威太大,忘了自己是谁”,也有人说“催缴可以,但得讲方式,骂人只会把民心骂跑”。
面对舆论压力,当地镇政府很快回应:已对涉事村干部停职,要求他向村民公开道歉,同时成立工作组核查费用收缴的全流程,确保每一笔钱都“明明白白”。镇政府工作人员还提到,后续会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重点纠正“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可即便如此,不少村民和网友仍不买账:“停职道歉只是第一步,要是不彻底改改这种‘官本位’思想,以后还得出问题。”
其实,这件事看似是“催缴骂架”的小事,背后藏着基层治理的大问题。一方面,部分村干部把“服务村民”当成了“管理村民”,总觉得“我让你交你就得交”,忘了沟通的重要性——比如这次的费用,要是提前跟村民讲清楚“钱用来修村口的排水沟”“能改善村里的卫生环境”,大多数人未必会抵触;另一方面,基层对村干部的监督也得跟上,不能等“骂人事”上了热搜才来处理,平时就得让村民有地方说意见、提不满。
类似的“基层干部失言”事件,之前也发生过不少:有的干部跟村民吵架时说“你算老几”,有的催缴时威胁“不交钱就断你家水电”,每次都能引发热议。可热议过后,真正能改变的又有多少?说到底,村干部是离村民最近的“官”,村民看政府的形象,往往就看村干部的态度——你跟村民好好说话,村民自然愿意配合;你要是张口就骂、抬手就压,再小的事也能变成大矛盾。
要是你遇到这种“骂人催缴”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你觉得该怎么让村干部真正“俯下身子”服务村民?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山东村干部辱骂村民 #基层治理作风 #催缴费用别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