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中国行
前几天,黄仁勋穿了一身浓浓的中国风唐装,参加了第三届链博会。他用有点生涩的中文开场:“大家好,我是黄仁勋……感觉有点紧张……” 这波操作明显是想拉近和中国网友的距离,意思不言而喻。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公开说了一句:“我首先是个中国人,其次才是在美国的华裔。” 这话一出,直接让美国政坛炸锅了,有人甚至跳出来骂他是“背叛者”。不过咱们国内网友倒是挺支持他的,毕竟全球华人心里都有一颗“中国心”。
这位不管春夏秋冬都爱穿皮衣的牛人,2025年已经来北京三次了。他没怎么吹嘘自己的技术有多厉害,但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接连见了小米、阿里、腾讯、百度这些大公司。最火的还是他穿着标志性的皮衣跟雷军合影,直接冲上热搜,大家看得直呼“有排面”。
皮衣刀客的觉醒之旅
“皮衣刀客”这次算是彻底觉醒了,玩了一次非常漂亮的设计感大转身。
说实话,黄仁勋这次来中国,其实挺不容易的。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出台的芯片禁令,直接让他的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卖不出去,出口额直接归零。这事儿一出,他公司预计损失高达45亿美元,市值也是一路狂跌,简直像坐了过山车。
不过人家倒是挺幽默,有人问他为什么在这么热的天还坚持穿皮夹克,他就开玩笑说:“我大部分时间西装都送去干洗了,穿皮夹克嘛,就是让我能随时应对各种风浪。”
但真正的“风浪”其实藏在数据里:他家的核心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之前的95%一路掉到不到一半,这变化可不小。
他也表态说:“中国有世界级的AI供应链,我们愿意和中国一起进步。”这态度转变,其实背后是实打实的原因——中国芯片自主研发能力越来越强了。比如华为的芯片已经能实现H20性能的80%替代,而且成本还降低了40%;寒武纪的思元370芯片,在安防、医疗这些领域市占率也突破了25%。
他还多次强调:“我的母语是中文。”这话不只是文化上的认同,更像是一种商业策略,希望中国市场别把他忘了。
国产芯片崛起之路
国产芯片正悄然崛起,有时候变革真的就在一瞬间。
像华为的昇腾910B,性能已经达到了英伟达H100的八成左右,而且价格上也有明显优势。这说明咱们自己做芯片,不是不行,只是需要时间。
另外,国家也一直在推进“2025年国产芯片占比达到40%”的目标,这个方向是明确的,也是有计划的。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企业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美国那边放松限制,那我们继续买H20;但如果没那么顺利,那就立刻开始把昇腾、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搬上来,适配和迁移一个都不能耽误。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很坚定的态度——我们早晚要用上自己的芯片。
这是一场关于生态的生死战,而战场可能就藏在键盘背后。
如果你仔细看看黄仁勋这次来北京的真实目的,他展示的可不只是H20这么简单,而是整套的生态捆绑方案:降规芯片、CUDA授权、五年服务外包、开放部分源代码,还有在北京亦庄建合规实验室。这才是英伟达真正的杀手锏。
要知道,在中国有超过七成的AI开发者都在用CUDA系统,代码、模型、工作流程都深度绑定在这个生态里。过去的经验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这种深度绑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依赖。
所以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华为昇腾正在推进CANN框架的建设,还推出了“一键迁移”工具,直接把CUDA项目迁到国产系统上,这一步非常关键。
最后再提一句,特朗普这个人,虽然打着政治的旗号,但本质还是个商人。他现在在美联储总部激情演讲,说的可能还是利益问题。而黄仁勋呢,一边在北京谈“中国情结”,一边又在搞这套生态捆绑,这中间的博弈,值得我们好好观察。
特朗普与鲍威尔争执白宫翻修费用
特朗普毫不客气地指出,翻修白宫的费用已经超支了6亿美元。结果鲍威尔当场就反驳了他的说法。
特朗普还说,如果美联储把利率降到1%,就能省下“一万多亿美元”。这话听起来挺夸张的。
另外,白宫在半导体对华出口限制方面做出了一定让步。而黄仁勋似乎已经取代了马斯克,成了中美科技交流的“新代言人”。
这两位美国当下最火的人物——总统和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一个在台前,一个在幕后,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对华政策必须脚踏实地,不能光喊口号,还得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