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办公室的窗台上还放着那盆长势喜人的绿萝,日历停留在被带走调查的那一天。这位刚过完三十八岁生日的女干部,曾经是单位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如今却成了警示教育片里的反面教材。
还记得她刚入职时穿着朴素的白衬衫,捧着笔记本虚心请教的老照片。谁也想不到,十年后那个收到万元购物卡面不改色的她,与当初拒绝家长送来一篮鸡蛋的年轻教师竟是同一人。廉洁底线如同堤坝,第一道裂缝往往从"这点小意思不算什么"开始。菜市场阿婆常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个道理在权力场上同样适用。
她曾在廉政党课上侃侃而谈"慎独慎微",自己却把八小时外当作法外之地。那些在高端会所流连的夜晚,那些打着考察旗号的旅游,像墨汁滴入清水般侵蚀着她的初心。邻居们还记得她早年骑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的身影,后来却变成专车接送时连车窗都不愿摇下的陌生面孔。
"80后"干部本该是改革春风的受益者,组织破格提拔是看中他们充满活力的优势。就像精心培育的树苗,越是生长迅速越需要及时修枝剪叶。可惜某些年轻干部把"破格"误解为"特殊",把组织的信任当成任性的资本。有个寓言说得好:骑快马的人更该握紧缰绳。
单位老主任退休前曾悄悄在她本子里夹过字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既是鼓励也是提醒。可惜她当时只看见"尖尖角"的得意,忘了"立上头"的监督之意。严管即是厚爱,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其实是干部政治生命的"安全绳"。
她的办公桌抽屉里还留着三年前写给自己的承诺书,娟秀的字迹写着"永葆清廉本色"。如今这份承诺书成了最刺眼的对照物。这让人想起农耕智慧:同一块土地,既可能长出嘉禾也可能滋生稗草,关键看如何耕耘。干部的思想田园更需要日日除草,时时施肥。
每个干部都是从群众中来,本该回到群众中去。当她隔着车窗看街景时,早已忘记骑自行车时拂过脸颊的晚风是什么温度。权力这杯酒,喝得太急容易醉;廉洁这条路,走得踏实才能远。
这位女干部的教训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手握权力者的初心。您觉得年轻干部该如何守好第一道防线?欢迎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