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保险公司半年狂揽3200亿,有人赚翻有人亏惨
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银行大厅里推销保险的声音倒是越来越响。
"存钱不如买保险"这话术,让10家银行系保险公司上半年直接拿下3200亿保费。数字看着光鲜,但背后的故事可没那么简单——有的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却亏得亲妈都不认识。
中邮保险绝对是这波行情的最大赢家,半年保费收入1180亿,比其他几家加起来还多,妥妥的行业"扛把子"。建信人寿默默发力,保费冲到338亿,把老对手工银安盛挤到了第三。招商信诺倒是清高,直接宣布不玩利息内卷,专心搞健康险,结果保费反而跌了3.87%。
赚钱这事儿更是一出好戏。中邮保险净利润51亿,相当于每天进账2800万。中信保诚人寿去年还在亏损,今年突然盈利10亿,全靠会计准则换了套算法。最惨的是中银三星,上半年亏了5.43亿,成了银行系保险里的"破产兄弟"。
要说这些公司为啥差距这么大,得看看他们的看家本领。银保渠道是主要战场,银行柜员张口就是"这个比存款划算",闭口就是"死了都能赔",客户稀里糊涂就签了单。监管最近搞"报行合一",要求保险公司把费用写明白,这帮玩套路的顿时手忙脚乱。
投资水平也是个照妖镜。光大永明投资收益率5.1%,傲视群雄;中银三星只有1.66%,连余额宝都跑不赢。有意思的是,表现好的几家都还没用新会计准则——就像考试前换了评分标准,学霸突然变成学渣的例子比比皆是。
现在去银行办业务可得留个心眼。柜台上那些"存钱送保障"的保险产品,很可能就是个收益率2%的坑。要是不小心买了中银三星的保单,说不定还得倒贴钱。不如直接买这些保险公司的股票,毕竟他们自己人最清楚哪款产品最坑客户。
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也在拼命转型。分红险、健康险越来越吃香,那些靠高利息忽悠人的产品正在被淘汰。不过话说回来,与其纠结存银行还是买保险,不如学学广东老太太——钱只有花出去的才是自己的,剩下的都是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