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白求恩后人,心里很难忘的一刻
说实话,这次九三阅兵
真是让我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你知道,我一直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挺有敬意的
毕竟他在中国抗战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没想到当天还能在现场看到他的后人,真是让我热泪盈眶
就像小时候看书里那些英雄故事,突然在现实中碰面
这次来参加的,有白求恩的孙女莱斯利
说起来,莱斯利还带来了她祖父当年用过的日记本和一些通信原件
你想,那些日记和信件,记录着白求恩在中国救援的点点滴滴,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看的我都觉得敬佩得要死
▶ 白求恩的秘密和感人瞬间
你知道,莱斯利还在现场爆料了不少人不知道的故事
原来,白求恩在来中国之前,他身体情形其实还没有完全好
听说他看到中国缺医少药,心里那个着急
有人劝他先养好身体再来,他老婆也曾劝过,说“你要是真想来,就得先休养好啊”,但他那股劲,老是觉得“不能眼看着中国人受苦”
真是那种“舍我其谁”的精神
在现场,莱斯利拿出一封当年白求恩和弗朗西丝的通信信件
信里讲到,他在中国为伤员连续做手术,有一次连续操作了整整36个小时,那时手都抖得厉害
你想象一下,那场景多震撼,白求恩那种拼搏精神
根本让人佩服到无以复加
有个巧合的事,刚好碰到当年白求恩救过的那位老兵
那老兵一看到白求恩的后人,手都在抖
他还讲了自己当年被白求恩救治的情景,说白求恩帮他做手术的时候,他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感觉像是天上掉下来个天使一样
老兵还很感慨地说:“要不是白大夫,我可能早就没命了,当下还能站在这里
”听得我都忍不住眼圈发热了,觉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离不开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 祖辈的记忆和那份特殊的情感
莱斯利说,她到中国后
最大的心愿就是去祖父的纪念馆看看
听着她说,我心里也很感动
咱们国家在河北唐县还专门为白求恩修了个纪念馆,把他当年住过的窑洞、用过的被子、竟然生活用具都保存得完好无损
好像是给后人留的一份重要的历史记忆
那种感觉,真像是在看一段历史的活体展览
而白求恩的侄孙也跟着大家到处转,很好奇地看着每个展品
他说,他的老婆是中国人
回到中国就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
你想,这种“海外归来”的感觉,真是很暖,也让人觉得家国情怀那种东西
确实在他们心里扎根得很深
▶ 难得一见的世纪合影,感慨万千
这次现场的几张照片
白求恩的后人和斯诺家族的后人握手,场面很感人
还有约翰·拉贝孙子的身影,来中国参加九三阅兵
你说,这么一群恩人的后人,站在一起,心里那股自豪劲
这一幕,真像是历史的一个片段
显示出来了我们国家对那些曾经为我们付出过人们敬意
还有很多为抗战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也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比如说,1960年那位叫何明清的护士,曾经在1922年第一次来到中国
聂荣臻元帅还曾为她题词,称她是“战地天使”
你知道,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是咱们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
还有个外国人,詹姆斯·贝特兰,来自新西兰的战地记者
他是唯一一个深入西安事变现场报道的西方记者
他的报道,曾经让全世上知道了中国抗战的艰难和希望
你想想,这些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是为我们今天的和平努力过、奉献过的
▶ 感恩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们
说到底,正是有了他们这些无名英雄、无私奉献的人
咱们才能过上这么安稳、幸福的日子
心里那股感激,真是说不完、道不尽
每次想到他们,心里就觉得很暖,像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一样
兄弟姐妹们,咱们要记住这些过去的英雄们,感恩他们的付出,然后继续努力,好好生活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咱们的祖国能越来越好,山河更加壮丽
心怀感激,咱们一块儿拼搏,愿这片土地永远繁荣昌盛,像他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