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孙中山的另一半,大伙儿脑海里可能会冒出贤惠的正房卢慕贞,她那可是生下了孙科的小娘子;再有就是号称“国母”的宋庆龄,甚至还有那个来自日本的大月薰呢!
就偏偏陈粹芬,几乎没人记住她。
在那个多妻的好日子里,孙中山和大月薰在日本搞了个“秘密婚”,一起过日子的陈粹芬也跟在他身边玩。
陈粹芬这位孙中山的小夫人,那可真是名气小得像豆芽菜,连个宋庆龄都比更别提那些把“被抛弃”当成职业的月薰和唱了《先生再见》的卢慕贞了。
她是个历史角落里的叛逆女神,就连老蒋都对她敬若神明。
1885年,19岁的孙中山和卢慕贞成了家,接着就像装了马达一样满世界去上学、拉革命支持,每到放假的时候才回老家看看。
卢夫人手艺了得,家务活儿干得飞起,给孙中山生了一个儿子俩女儿,是最受他器重的老婆!
卢夫人是个老派的女人,从小就把脚裹得跟香肠似的,性格又闷,还不能跟孙中山一起到处拉赞助、为革命露脸。
喂,1891年,孙中山快要从香港的西医书院混出头了,结果在陈少白的介绍下,在屯门的一间教堂碰到了18岁的陈粹芬。
初次聊起来,孙中山给她讲起了搞掉封建王朝的伟大理想,陈粹芬瞬间心里小鹿乱撞,简直眼冒爱心!
陈粹芬是厦门同安人,生于1873年,在香港新界屯门长大的,她在家里排行第四,都叫她陈四姑。
她爹本来是同安的医生,早年跟着厦门的商贩,跑到香港发了家。
陈老爹和陈老妈在香港混了没多久就先后去了阎王那边,结果陈粹芬书本没见多少,字也认不几个。
这姑娘脑瓜灵光,热心肠,脑子转得飞快,还敢作敢当,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是女汉子,但生活中,她的举止却像个温婉的小女生。
跟26岁的孙中山扯上了关系后,她们在屯门海边的红楼一起住,从那以后,陈粹芬就陪着他走上了革命之路,可以说她就是孙中山创业阶段的那位闺蜜、战友。
一年后,孙中山拿到文凭,跑到澳门当医生,开了个中西药铺。为了对抗清朝,他常常免费看病发药,搞得声势浩大!
1893年,葡萄牙的医生把他赶走了,澳门那边不再给他发医师证。陈粹芬跟着孙中山,一起跑去广州河南,两人就像胶水一样,形影不离!
1895年头,兴中会在广州搞了一出惊天动地的革命大戏!
革命小伙陆皓东从香港忙活摸了些武器,要扛回广州,没想到刚到长提那里就被清政府的差爷给截住了,陆皓东和他的几位兄弟全都被抓了!
起义的时候关键时刻搞砸了,幸好陈粹芬手里的武器都藏在广州的南边和北边,就短枪、短刀、子弹、炸药、手榴弹啥的,都分开藏着,没人发现,反正安安静静的。
头一回广州闹革命失败,孙中山被清朝当成了头号通缉犯。
孙中山一边跟陈粹芬匆忙化妆准备跑路,一边发信回老家,让卢慕贞带着老太太和孩子们快点去澳门躲避风头。
在这段时间里,陈粹芬第一次见了她的婆家婆和正儿八经的妻子。虽说连个小三的名分都没有,但人家性格讨喜,加上一直在保驾护航孙中山,孙家的人们都对她非常敬重。
伦敦逃出来后,从1895年到1900年这段五年,孙中山可是经历了各种苦难,天天都像在走钢丝,他说那时就像一片乌云压顶,希望几乎渺茫得跟头上的苍蝇一样。
陈粹芬一直在他身边,像个贴心小棉袄,用她那温婉的性格、勤快的手脚,还有她那股子热情和干练,让孙中山心里感觉温暖得很。
1906年,陈粹芬搬到新加坡榔屿跟孙中山腻一起,整天忙着搞革命计划。
过不了多久,卢夫人和那位女的也跑到榔屿来了。
这段时间里,陈粹芬跟卢夫人简直像亲姐妹一样,日子过得就像一家人似的!
1907年,孙中山在广州那边折腾了四回起义,陈粹芬可不是省油的灯,骑马、开枪样样行,还跟着打仗,不仅帮革命者烙饼炒菜,还负责洗军装呢!
她跟那些革命者们混得可好了,大家都挺佩服她,咋呢?因为她性子大方,还特别细心,脑袋转得快,总是开玩笑,爱称自己为“厨房大能人”!
武昌的骚动一炸开,孙中山就飞回家了,到了年尾,卢夫人带着两个女儿还有陈粹芬,一块儿落户上海。
1912年元旦那天,孙中山在南京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到了2月,卢慕贞带着俩女儿跑到南京,跟孙中山团团圆圆,还光明正大地以太太的身份现身。而陈粹芬则悄摸摸回了广州,没人发现她的小动作。
这一年,她跟孙中山说再见了,整得就像隔着几条街道一样。
这不是被撇下,也不是家里不待见,而是陈粹芬一心一意奉献完毕,聪明地乖乖撤退了!
她说:“我知道家里穷的跟捉襟见肘,脑袋瓜也不灵光,自己愿意离开,这可不是中山不要我,中山对我可是非常好的,不会亏待我的。”
在一个守旧又不怎么先进的地方,有个没上过学的女的不怕艰难,勇敢参加革命,她心里明白事理,虽然没个正式地位,但孙家的人都把她当成自家人看待。
孙中山的兄弟孙眉,当年寄回一笔钞票,一来是给家里供孙中山上学,二来是给他娶卢慕贞用的。
1912年,孙眉用钱包给陈粹芬点了个大订单,还在澳门给她搞了个房子。
孙家的人都挺喜欢她,大家都觉得她牛,因为她在南洋搞过橡胶生意,孙辈们就调侃叫她“南洋阿姨”,她听了也特别高兴。
可能是两个人心有灵通吧,1925年初,南洋的陈翠芬梦见孙中山在天上飞来飞去,结果到了3月份,孙中山就在北京辞世了。
陈粹芬心里像打翻了盐罐子一样难受,特意弄了个灵堂远远祭奠。
她的晚年孤零零的,没个孩子,就收了个养女,取名孙容,从此俩人就像粘在一起一样。
1932年,孙科把这对母女俩接回东山住,还拜托她们照看在岭南大学读书的儿子孙志平和孙治强。
他们就像团圆的饺子一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结果那俩兄弟跑去上海、南京了,孙容则飞去檀香山读书。
1936年,蒋介石光临广州时,一手交给居正,让他去给陈粹芬送了三万块大洋。
这小子总是记得四姑在日本时,给大家洗衣服做饭的好处。
孙容最后成了孙眉的孙子孙乾的媳妇,陈粹芬和她的女儿还有女婿一起生活,悠哉游哉带着小孙子们玩闹。
1957年,44岁的孙容因癌症翘辫子了。
陈粹芬年纪大了,失去了女儿,心情像掉进了黑暗的洞里,再也无法轻松走路,只能常常依赖轮椅开溜。
1960年秋天,陈粹芬走了,活了87岁,最后安息在香港九龙的华人永恒墓地。
1986年,孙乾从美国回到香港,真是个闺女荣华的急切小伙,把岳母和太太孙容的骨灰赶紧带回去,安置在中山县翠亨村的北边山头。
陈粹芬的墓碑上写着:“这是妣的第十八代孙媳妇陈粹芬的安息之所。”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