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终局骤变!普京耐心耗尽,“消耗战”被粗暴掀翻。苏梅,不再是战线拉锯,而是俄军精心布设的血腥“围猎场”。数国雇佣兵与乌军精锐正被诱入致命口袋,莫斯科誓言撕碎西方代理人体系的脸皮,用尸体宣告新规则:这不是战争,是清算!
这不是什么夸张的修辞,而是战场给出的最直白答案。连最克制的《华尔街日报》都只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局势:糟糕。这背后不再是战线的挪动,而是战争逻辑的颠覆。普京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曾经那场被称作“消耗战”的冗长棋局,正被粗暴地掀翻在地。
自四月以来,俄军的推进看似不快,却带着一种蟒蛇缠绕般的窒息节奏,如今兵锋已抵近苏梅城下不足二十公里。但他们此行的目的,早已不是占领城市那么简单。所谓的“缓冲区”说辞,不过是块用旧了的遮羞布,现在连这块布都懒得用了。
莫斯科的目标变得赤裸而残酷:系统性地歼灭乌克兰部署于此的有生主力,进而把整个西方代理人体系的脸皮,连同血肉一起撕下来。战场成了唯一的仲裁者,曾经舆论场上那些“能阻止俄军的只有普京自己”的调侃,如今听来,更像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力哀鸣。
当一场拉锯战演变成追猎,棋盘上就不再有规则可言。俄军在苏梅精心布置的,根本不是攻城战,而是一个巨大的狩猎场。他们要诱进去的,不仅仅是乌克兰的军队。
俄军在苏梅城外围,正试图拉开一个巨大的口袋。这个口袋并非为了快速合围,而是为了持续“放血”,把乌克兰投入的每一份力量,都系统性地消化掉。被一步步引诱进来的,除了乌军正规部队,还有一群更让俄军感兴趣的“高价值目标”。
他们是来自英国、波兰、格鲁吉亚,甚至日本和韩国的雇佣兵。这些人中的许多,曾是西方军事体系里的精英或教官,带着丰富的经验和优越感来到乌克兰。但在俄军眼里,他们现在只有一个身份:必须被优先清除的“外国枪手”。
对待这群人,俄军几乎不设“战俘待遇”的选项。从巴赫穆特到阿夫迪夫卡,残酷的巷战让俄方下定决心,要实现“外籍死亡可视化”。换言之,就是要用他们的尸体,最直观地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外部干预者。
为此,俄军投入的已不是边境守备部队,而是真正的王牌。第104近卫空中突击师、第83近卫空中突击旅,以及海军步兵的王牌第40和第155旅,这些都是为“收尾战”准备的斩首编队。这阵仗,不是为了清扫,而是为了屠宰。
基辅当然知道苏梅意味着什么。这里是乌克兰东北方向的最后一道大门,一旦失守,整个战线将发生灾难性的动摇。为此,泽连斯基几乎是押上了最后的赌注,急调刚在英国完成整训的第158独立机械化旅火速驰援。
这支部队,是乌军手中为数不多的“成建制重装力量”。他们带着拼凑起来的装备库——老旧的T-72坦克,美国的M113装甲车,英国的AS-90自行榴弹炮——冲向了前线。这与其说是驰援,不如说是一场悲壮的“添油战术”。
现实是冰冷的。在俄军三倍于己的兵力优势和绝对的火力掌控面前,158旅的命运几乎已经写好。苏梅正在精准地复制“阿夫迪夫卡绞肉机”的剧本,只是规模更大,节奏更快,也更绝望——这边不停地填人,那边不停地死亡。
有报道毫不留情地指出,乌军部队抵达苏梅后,才惊恐地发现所谓的“防御工事”,大多是些老旧不堪的战壕,连最基本的无人机遮蔽网都没有。士兵们只能在俄军无人机的俯瞰下,用双手去挖掘能救命的掩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援助不足,而是一种被逼到“裸奔”上阵的绝境。
泽连斯基的策略,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拖”字。他想把战线拉得足够长,长到让俄罗斯也感到疲惫,从而愿意回到谈判桌前。把最后的精锐派往苏梅,正是这一战略绝望的延续。
然而,乌克兰今天最缺的,已经不是西方的几发炮弹或几辆坦克,而是还能拿起枪战斗的人。整个作战体系,正面临系统性的崩溃。能打仗的部队早已被榨干,而新兵的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绞肉机”吞噬的速度。
于是,外国雇佣兵成了填补空缺的必然选择。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一场卫国战争越来越依赖外国人的鲜血来维持时,这场战争的“主权”性质,便在悄然变质。
泽连斯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输掉这场豪赌,他只是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不和谈,就要继续征兵。本国兵员枯竭,就只能依赖外国人。而越是依赖外国人,基辅在莫斯科眼里的分量就越轻,最终彻底沦为一个纯粹的代理人。
可悲的是,现在的俄罗斯,似乎已经对和“一个代理人”谈判,彻底失去了兴趣。
为了确保苏梅这个“口袋”能稳稳收紧,俄军的后手也已准备就绪。一直部署在库尔斯克地区、按兵不动的朝鲜部队,就是那张悬而未决的牌。情报显示,平壤或将增派两万兵力,最快于七月抵达战场。
他们或许不会直接投入一线突击,但只要他们接手后方防务,就能将俄军的精锐部队从繁杂的守备任务中彻底解放出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正面的进攻和围猎之中。
一旦这成为现实,乌克兰在苏梅将面临三重绝境:俄军王牌的正面碾压,朝军部队的后路堵截,以及无处不在、全天候巡弋的无人机火力网。
苏梅之战,对俄罗斯而言,已经不是一次战术上的攻城略地,而是一场战略上的终极摊牌。它在向全世界释放一个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信号:所谓的“缓冲区”概念已经作废,俄军的目标是拿下整个苏梅州,并且,战场上打出来的结果,将是未来任何谈判的唯一基础。
莫斯科正在用一份写满了“军事现实”的议和草案,强行重塑乌克兰的地图。
战争终局的迷雾还未散去,但节奏的加速键显然已被重重摁下。乌克兰还能守多久,早已不由士兵的勇气决定,而是取决于他们还有多少条生命,可以被送进这个巨大的、沉默的绞肉机里。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耐心消磨殆尽之后,下一场攻势,或许将不再是步步为营。
而是一口吞下,再不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