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这次是真的撑不住了!据说连油菜籽都快卖不动了,只能硬着头皮找中国搭救。在9月9日的公开声明中,加拿大农业部长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正在认真考虑放宽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铁的关税限制。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还派官员随贸易代表团一起跑到中国来凑热闹。这不免让人莞尔,这位“大洋彼岸的邻居”终于意识到了,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油菜籽行业的困境来看,加拿大的农业板块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失去了中国这样的大买家,他们的农产品估计连自己吃都不够,更别提出口创汇了。而且,加拿大的“最佳搭档”美国,最近因为关税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自己刚被薅了35%羊毛,还指望抱着美国大腿就能天下无敌?这番场景真像买菜的大妈提着空篮子逛遍菜市场,却发现只有一家摊位还愿意给点优惠,中国就是那个全场性价比最高的供货商。
其实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并不意外。近年来,中国和很多国家的经贸关系都飞速升温,举办的一系列国际活动更是频上热搜。从农业到能源,从基础设施到金融服务,中国的经济肌肉已经不单单是“秀”,而是真的给合作伙伴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斯洛伐克和葡萄牙这两个低调的欧洲国家,纷纷不远万里与中国签下了一沓合作协议,刺激了全球贸易网络。面对这种情况,加拿大自然也受到了些“被孤立”的紧迫感。
更别提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了。全球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中国工业制造的性价比,以及14亿消费者的可怕购买力,让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加拿大目前是如此,其他想“躺赢”的国家恐怕以后也要主动搭上合作列车。中国的经济作为世界的一大发动机,带动的不只是本土发展,还成了无数国家依赖的动力系统。
不过话说回来,加拿大这次主动示好,既有诚意,也有几分“压力山大”的无奈。放宽关税、喊话贸易合作,本质上就是在给自己的经济找出路。毕竟,美国的“挥刀征税”让加拿大许多行业出现亏损,连本地的牛奶都快喝不起了。而这个时候能接住加拿大这根“稻草”的国家,除了中国还能有谁?从油菜籽到钢铁,再到电动汽车,加拿大的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的供应链更是成了他们转嫁危机的最佳选择。
不过这场“求合作”的风波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各国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华关系呢?是选择冷漠地限高墙,还是选择修桥?吃瓜群众突然悟了,答案很明显:就连加拿大这样紧挨着“老大哥”的国家,都不得不向中国递橄榄枝,剩下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是时候动动脑筋了。
创新求存,合作共赢,这大概是全球经济的唯一解法吧。与其自己挖坑让自己跳,不如多抓几次中国抛来的绳子,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