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要是真的,那可太牛逼了!"老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三旋翼直升机图片,眼睛瞪得溜圆。屏幕里那架造型奇特的飞行器,活像三个大电风扇绑在三角形架子上,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可网上偏偏传得神乎其神,说是苏联当年研究的超级直升机,能吊着坦克满天飞。
这事还得从两个人工智能互相打架说起。有个叫深度搜索的AI信誓旦旦地说米32纯属网友瞎编,另一个叫微聊的AI却拍着胸脯保证这玩意儿绝对真实存在过,就是没造出来。这俩AI各执一词,搞得跟说相声似的。更逗的是,微聊AI还整出个"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申科"的设计师,结果查了半天发现是把两位设计师的名字缝一块儿了,活脱脱一个AI造出来的"缝合怪"。
要说这米32还真有点意思。网上流传的模型照片就有两个版本,一个机身弯弯曲曲像根被掰折的三角铁,另一个笔直溜的像个大号三明治。懂行的一看就明白,弯的那款是为了躲旋翼叶片,直的这款直接把旋翼架高了。更绝的是驾驶舱设计,愣是给塞在三角形的一个角上,六个发动机全冲着前面,活像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
最让人挠头的还得数这个三旋翼的设计。普通直升机一个旋翼得配个尾桨平衡,双旋翼的可以对着转。这仨旋翼可咋整?难不成让它们玩石头剪刀布?眼尖的网友发现所有视频里三个旋翼都是往一个方向转,这不是明摆着要把自己拧成麻花吗?
内行人琢磨来琢磨去,大概也就四种解决办法。要么让其中一个旋翼斜着装,像歪脖子树似的;要么给旋翼设计个特殊角度,靠空气动力自己找平衡;再不然屁股后头装两个小螺旋桨,一个往前推一个往后拉;最狠的就是直接怼个喷气发动机,力大砖飞就完事了。可惜这些办法要么太复杂,要么太费油,最后都成了纸上谈兵。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米26这个大家伙。56吨的块头,已经是单旋翼直升机的极限了。再想往上加码,要么学米12整俩旋翼,要么像米32这样搞三个。可问题是这样一来飞行效率就蹭蹭往下掉,跟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苏联人那会儿也是真敢想,为了能吊坦克啥招都敢用,可惜后来国家都没了,这些疯狂点子也就只能留在图纸上了。
现在想想,要是这玩意儿真飞起来,那场面得多壮观。三个直径三十多米的旋翼呼呼转着,吊着辆五六十吨的坦克在天上晃悠,地上的兵哥哥们怕不是要吓得直喊娘。可惜啊可惜,这些疯狂的想法终究没能变成现实,只留下几张模糊的照片让军迷们吵来吵去。有时候看着这些老图纸,倒觉得苏联人那会儿的脑洞,可比现在那些条条框框的设计有意思多了。
博物馆里那几架模型的油漆都开始剥落了,可每次有新人看见还是会惊得合不拢嘴。三片旋翼的影子投在墙上,活像只张牙舞爪的钢铁怪兽。当年设计它的工程师们未必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难搞,可那股子"万一成了呢"的劲头,倒是挺让人佩服。现在想想,搞不好正是这些异想天开的设计,才让航空技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