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的重要会面只剩下三天时间,这场全世界都在盯着的超级大国首脑会晤,竟然在最后关头出了岔子。你猜怎么着?就在大家都等着看这两位大佬能不能握手言和,终结那场打了三年多的乌克兰冲突时,特朗普却突然给这场会议“泼了一盆冷水”。
会面前夕突然降温,到底发生了什么?
8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位美国总统直接把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美俄峰会,说成了一场“试探性会晤”。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能取得好结果,也可能取得坏结果”。
说白了,就是别抱太大希望,这次见面更像是两个人先摸摸底,看看对方到底想要什么。原本大家都指着这次会面能有个突破性进展,现在看来是想多了。
这种态度的大转弯,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竟然是因为一场“超级乌龙”。
美俄双方理解完全相反,这误会闹大了
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这哥们儿虽然跑了好几趟莫斯科,但对普京真正想要什么,压根就没搞明白。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理解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咱们先说说俄方的条件。普京一直坚持要拿下乌东四州的全部地盘,注意,是全部!现在俄军虽然在这四个州都有存在,但并没有完全控制。就拿顿涅茨克来说,俄军和乌克兰军队现在还在前线对峙呢,远没到尘埃落定的程度。
普京的意思很明确:乌克兰得把这四个州完全让出来,包括那些现在还在乌军手里的地方。可特朗普这边理解成什么了?他以为俄方只是要求按照现在的前线态势划分,那些乌克兰还控制的地方就不用交了。
你看,光这一点,双方的理解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更要命的是领土置换方案的误解
除了这个,还有更离谱的误会。俄方对外释放的信息是:乌克兰放弃顿涅茨克,作为交换,俄方会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停止攻势,相当于冻结这两个地方的战线。
可美方咋理解的?他们以为俄罗斯要从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撤出来,换取乌克兰交出顿涅茨克。这特么是完全相反的理解啊!
一个是“我不打你了”,一个是“我撤出来”,这能是一回事吗?特朗普之前说的“领土交换”方案,原来双方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泽连斯基被晾在一边,心里那个急啊
最郁闷的人是谁?当然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场关系到自己国家命运的谈判,他却被拒之门外,只能在边上干着急。
8月7日,泽连斯基对记者抱怨说,普京直接跟特朗普会面对乌克兰来说“不公平”,字里行间透着担忧。你想想,自己家的事儿,别人在那儿商量,自己却插不上嘴,换谁都得憋屈。
逼急了也得表态,泽连斯基的“妥协牌”
虽然被边缘化,但泽连斯基也不是吃素的。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爆料,这位乌克兰总统已经悄悄改变了立场,开始向欧洲各国领导人释放妥协信号。
他的新立场是这样的:可以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不再要求俄军完全撤出乌克兰,也不再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死磕到底。但有个前提条件,欧洲必须拒绝任何让乌克兰失去更多土地的方案。
这话说得挺聪明,既表现出了妥协的态度,又给自己留了底线。毕竟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妥协可能连谈判桌都上不了。
除了领土,泽连斯基还提出了另一个硬要求:乌克兰必须得到“明确的安全保证”。这包括西方的军事援助要继续,北约的大门也得继续向乌克兰敞开。说白了,就是要有人罩着,不能让俄罗斯以后想打就打。
欧盟也坐不住了,26国联合发声
眼看着美俄要直接对话,欧盟也坐不住了。外交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8月11日表态,欧盟会继续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还要制定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匈牙利这个“刺头”之外,其他26个欧盟国家当天就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意思就是:乌克兰的事得乌克兰自己说了算,领土和主权必须得到尊重,不能靠武力改变国界。
这话听起来很正义,但说白了就是担心美俄私下达成什么协议,把欧洲的利益给卖了。
俄军行动没停,普京在用实际行动说话
最讽刺的是什么?就在大家都在讨论和谈的时候,俄军在前线的推进压根就没停。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8月9日,他们拿下了顿涅茨克地区的雅布洛诺夫卡村;8月11日,又控制了该地区的卢那察尔斯科耶定居点。
这就很明显了,普京压根没把15日的会议当成终结冲突的指望。人家该打还是打,该占还是占,实际行动比什么都说明问题。
这场“试探性会晤”到底能谈出什么?
现在看来,这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美俄峰会,更像是一次“摸底大会”。双方先把各自的底线摊开了说,看看到底有没有谈下去的可能。
特朗普现在的策略很明显:先把话说前头,别给自己挖坑。万一谈砸了,也好有个说法。毕竟他在竞选时可是拍着胸脯说要结束这场冲突的,现在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得给自己留点余地。
普京那边呢?人家根本不着急。现在俄军在战场上占优势,时间站在他这一边。谈得成最好,谈不成也无所谓,反正该打的地盘还在继续拿。
泽连斯基的算盘打得也挺精明
再说泽连斯基,这位被排除在谈判桌外的总统,现在的策略是“曲线救国”。既然不能直接参与美俄对话,那就通过欧洲盟友来施加影响。
他的妥协表态,实际上是在向国际社会释放信号:乌克兰不是不讲理的,也愿意为了和平作出牺牲,但得有个底线,不能无限制地让步。
这招还挺管用,至少欧盟那26国的联合声明,就是对他这种立场的支持。
会晤结果难料,各方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说到底,这场美俄阿拉斯加会晤,更像是一次各怀心思的“试探大会”。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都不想在谈判桌上吃亏。
特朗普想要一个政治胜利,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复杂的国际问题;普京想要巩固战场上的胜利果实,最好能让对方承认既成事实;泽连斯基想要保住国家的核心利益,至少不能输得太惨;欧盟想要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保持话语权,不能被完全边缘化。
结局会如何?谁也说不准
现在距离会晤只剩不到三天,各方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指望这次会面就能彻底解决乌克兰问题,确实有点天真。
不过,即使是“试探性会晤”,也比没有对话强。至少双方能坐下来面对面地谈,把各自的想法说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你觉得这次美俄峰会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特朗普和普京这两个“老狐狸”,谁会在谈判桌上占上风?泽连斯基的“妥协牌”能不能起到作用?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