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的老少爷们儿可算盼来了大消息!两条高铁规划就像两条巨龙,一条往南扎进琼州海峡,一条往北直插华中腹地。这架势,活脱脱要给粤西这片热土插上翅膀。700多万湛江人眼巴巴瞅着这两条铁路,心里头那叫一个百爪挠心——啥时候能坐着高铁去海南嗦粉?啥时候能一溜烟儿跑到北京看升旗?
往南这条湛海高铁可是个狠角色,号称要掐断海南环岛高铁的"断头路"。现在从湛江去海口得折腾三四个钟头,轮渡晃得人头晕眼花。等这条350公里时速的钢铁长龙建成了,两小时就能站在椰子树下喝椰子水。湛江北站到徐闻南站这一百多公里地界上,五个站点像糖葫芦似的串起来,253个亿真金白银砸下去,就为让自贸港的红利顺着铁轨哗啦啦往内地淌。可这跨海段偏偏卡了壳,轮渡方案把港口规划搅成了乱麻,环评报告在办公桌上躺得都快积灰了。老百姓在茶余饭后没少嘀咕:"这高铁总不能学螃蟹横着过海吧?"
往北瞅瞅桂湛高铁更是一出大戏。湛江人这些年往北走可没少受罪,得先绕道南宁才能拐去华中,活像被人掐着脖子转圈。市里头请来的专家们在地图上画了三道杠:走玉林到桂林这条线最得人心,480公里笔直得像根扁担,往廉江这么一站,北上京城八小时就能搞定。可上头的大佬们偏觉得合湛高铁够用了,那线路弯弯绕绕活像条蚯蚓。省里更绝,非要扯上茂名那边的高州信宜两个"铁路光棍县",整出个岑溪联接线。湛江干部们急得直搓手:"咱这北向通道总不能变成扶贫专线吧?"
这两条铁路搁在"五龙入湛"的蓝图上,活像两条大动脉。往南接上海南自贸港,往西连着广湛高铁,往北要是真能捅到华中,湛江立马就能从交通末梢变身枢纽要塞。茶楼里的老广们掰着指头算账:等湛海高铁通了,早晨在赤坎吃海鲜粥,晌午就能在骑楼老街喝老爸茶;桂湛高铁要是走玉林方案,后生仔去长沙嗦米粉比去趟广州还利索。可眼下这光景,两条铁路都像挂在驴眼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够不着。
跨海段那摊子事简直比琼州海峡的浪头还让人心焦。徐闻港的规划图纸改了又改,涉海环评的专家们吵得面红耳赤。工地上的工头叼着烟卷发愁:"再这么扯皮下去,俺们这代人都能领着退休金坐首班车了。"北向通道更是演成了三国演义,广东广西海南三家较着劲,湛江夹在中间活像块夹心饼干。市里领导们三天两头往省里跑,材料摞起来比金沙湾的浪都高。
雷州半岛的老渔民蹲在码头边咂摸着这事:"高铁要是通了,咱这咸鱼都能卖出海鲜价。"廉江的橙农们早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等火车站在家门口杵着,一筐橙子眨眼就能运到北京。"连海南的商家都伸长了脖子等信儿,盘算着怎么把免税店的货柜顺着铁轨铺过来。可规划院的工程师们对着图纸直嘬牙花子——这跨海轮渡的方案,活脱脱是要把二十一世纪的高铁整成摆渡船。
湛江火车站前卖粽子的阿婆倒是看得开:"急啥子嘛,当年建黎湛铁路不也磨叽了十几年?"这话倒是不假,可年轻人早按捺不住了,朋友圈里天天转发高铁进展,活像一群等着过年穿新衣的娃娃。市里头的笔杆子们更绝,把"五龙入湛"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那架势分明是要把铁路规划整成新时代的"隆中对"。
两条钢铁巨龙在蓝图里张牙舞爪,可落地生根还得过五关斩六将。琼州海峡的浪头拍打了千万年,如今要见证高铁穿海的奇观;云开大山的褶皱里藏着多少代人的出山梦,眼下就等着铁轨来熨平。湛江人早备好了接风酒,就等着听那一声穿云裂石的汽笛——您说这酒,今年到底能不能喝上?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