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放了个大招:全固态电池+无人车,这回真要变天了?11月5日那天,何小鹏站在台上说了一个词——"涌现"。说实话,这个词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当我看完整场发布会,才明白他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你知道吗?去年小鹏说要做"AI汽车公司"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怀疑。一年过去了,人家真的把AI玩出花来了。不是那种PPT造车的花架子,而是实打实地把技术落地、量产时间都定下来了。更关键的是,小鹏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理想和蔚来,达到216亿美元。这变化,来得有点快。一个大模型,撑起整个智驾生态第二代VLA,这是何小鹏这次最核心的"武器"。听起来很技术范儿对吧?简单说,就是小鹏造了一个既能理解物理世界、又能生成驾驶动作的大模型。这玩意儿厉害在哪儿?你开车走那些复杂的小路,以前可能几公里就得接管一次,现在呢?平均接管里程直接提升13倍!想象一下,以前走乡间小路、老城区窄巷子,你得时刻紧张地盯着方向盘,现在基本可以放心让车自己开了。更狠的是他们推出的Super LCC+,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开启,不需要导航数据。这意味着什么?你去国外自驾,车照样能辅助你开。这可不是其他车企"仅限国内高速"能比的。按照计划,2025年12月底会有先锋用户开始体验,2026年一季度全量推送。而且大众汽车也要用这套系统,小鹏的图灵AI芯片已经拿到大众的定点订单。说真的,能让大众这种老牌车企用你的技术,这本身就说明实力了。Robotaxi和机器人,小鹏的双重野心2026年,小鹏要一口气推出三款Robotaxi。注意,不是概念车,是面向全球、支持个人和商用的量产车型。配置有多硬核?双套硬件互为备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到3000TOPS。这什么概念?就是即使一套系统出问题,另一套立马顶上,安全性拉满。而且他们还要开放SDK,和全球合作伙伴一起玩,高德已经成为首个生态伙伴了。但让我最震惊的还不是Robotaxi,而是那个机器人IRON。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技术!你可能不知道这有多炸裂——全固态电池一直被视为电池技术的"圣杯",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充电更快。多少企业喊了多少年,小鹏居然率先用在机器人上了。何小鹏还透露,电芯供应商正在选定,一家海外、一家国内。这种开放的态度,确实和特斯拉很像——不是什么都自己干,而是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机器人IRON会优先进入商业场景,做导览、导购这些。宝钢已经确定合作,要在工业巡检领域应用。你想啊,钢铁厂那种高温、危险的环境,用机器人巡检不是正合适吗?最像特斯拉的中国车企,凭什么?"我们和特斯拉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小鹏副董事长顾宏地说这话的时候,很坦诚。物理AI、机器人、汽车——确实,这三件套一摆出来,特斯拉味儿十足。但有意思的是,他紧接着说:"我们还有比特斯拉更快的产品。"这不是吹牛,你看小鹏的产品迭代速度、技术落地节奏,确实比特斯拉激进。当然,顾宏地也很清醒:"我们估值不如特斯拉,因为特斯拉更全球化。"这才是实话。小鹏现在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化程度还差点火候。但你别忘了,小鹏市值已经超过理想和蔚来了。顾宏地说他们还在持续优化经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今年有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三条线,接下来还要继续扩展业务能力。对了,说到飞行汽车,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已经进入量产前夜,全球订单超过7000台。那个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也进入了飞行验证阶段。低空出行这个赛道,小鹏是真的在认真做。说到底,小鹏这场科技日让我看到的,不是单纯的技术炫技,而是一家企业对未来的完整构想:智能驾驶、无人出行、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每一块都在稳步推进。何小鹏用"涌现"这个词,可能就是想说——当AI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各种可能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涌出来。2026年,咱们拭目以待。
#2025南昌飞行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