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乌克兰彻底被整懵圈了!最近黑客破解大鹅武器数据库,居然发现大鹅最多的武器采购来自于美国的德州仪器!怪不得阿拉斯加会晤,双

发布日期:2025-10-10 17:52 点击次数:176

黑客攻破全球军火采购数据库,扒出的实情让人惊掉下巴:俄罗斯武器里最关键的零部件,最大供应商居然是美国的德州仪器! 这可不是小道消息,国际组织IPHR和乌克兰NAKO机构联合发布的84页报告显示,俄军苏-35S战机里891个微电子元件中,62.3%都来自美国企业,德州仪器更是其中的“主力供应商”。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情报人员拆解俄军Kh-101巡航导弹残骸,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塞着35个美国芯片,仅德州仪器和ADI公司的产品就占了西方组件的近四分之一。 三年来俄军能持续轰炸乌克兰基础设施,靠的就是这些美制元件提供的供电、导航和雷达功能。

制裁令形同虚设,俄军采购美芯如网上购物

表面上,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史上最严”制裁,但德州仪器的芯片照样源源不断流向俄罗斯。 一家俄罗斯分销商在2024年1月至8月期间,就处理了价值600万美元的TI产品订单,其中400万美元的货直接流向了俄罗斯军工企业。

这些采购简单得就像网上购物。 俄罗斯分销商直接把德州仪器官方商店的数据整合到自家平台,客户点击几下鼠标就能下单。 芯片先运往第三国,再转道进入俄罗斯,整个流程就像跨境电商一样顺畅。

灰色网络遍布多国,土耳其阿联酋成中转枢纽

俄罗斯军工企业从不直接采购,而是通过土耳其、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代理商,以工业自动化或通信设备的名义下单。 订单金额小、批次多,通过民用渠道运输,很难追踪。

阿联酋2023年对俄罗斯的电子零件出口增长了7倍,微芯片出口更是暴涨15倍,年销售额近3亿美元。 周边国家一方面享受对俄转口贸易的红利,一方面也成了西方制裁的“缓冲带”。

美军工企业装糊涂,合规声明沦为表面文章

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公司声称“完全遵守制裁”,表示已停止在俄业务并实施合规监控。 但他们的产品却不断出现在俄军武器中——从“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到“柳叶刀-3”攻击无人机,美制芯片无处不在。

这些公司以低价销售大量通用元件,很难追踪最终用途。分销商可以囤货数年,即便芯片是制裁前购买的,现在照样能用于战场。 美国参议员批评芯片公司“控制不严”,但处罚却轻描淡写。

乌克兰成最大输家,美俄双方都在用美国零件

最荒诞的是,乌克兰军队使用的美制武器在对抗塞满美国芯片的俄制武器。 乌克兰拆解的2800个俄武器部件中,72%产自美国公司。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两边都在用美国零件互相攻击。

俄军导弹产量不降反升,从2023年初日均10枚增至2024年8月的35枚。 苏-35战机在制裁后产量翻倍,俄罗斯甚至以此作为向印度推销的卖点。

双重标准暴露无遗,美国一边援乌一边助俄

美国一边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一边默许本国芯片流向俄罗斯。 这种双重标准在阿拉斯加会晤期间暴露无遗——据报道,当时美俄领导人密谈不愿让泽连斯基参加,就是怕捅破这层窗户纸。

美军工复合体同时从双方获利:向乌克兰出售武器赚取直接利润,通过灰色渠道向俄罗斯供应零件维持冲突平衡。 战争持续越久,他们的收益就越大。

全球供应链成帮凶,民用芯片成军用品

现代武器系统严重依赖民用微电子产品。 一颗价值10美德的TI电压转换器,既能用于商业设备,也能成为导弹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的核心元件。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完全封堵几乎不可能。

俄罗斯军方明确承认,某些TI产品没有本土替代品,是保证武器“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最佳选择。 即便能找到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替代品,性能也无法与美制产品相比。

制裁漏洞故意留? 美国掌控冲突节奏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漏洞可能是西方故意留下的。 通过控制零部件流量,美国既能确保俄罗斯不至于战败,又能防止其获得决定性优势。 冲突的持续符合美军工产业的长期利益。

乌克兰制裁政策专员弗拉季斯拉夫·弗拉修克坦言:“政府和公司都做了很多,但还不够。 我们希望看到合作伙伴更加果断。”然而这种“果断”至今没有到来。

战场上的真实情况是,当乌克兰士兵拆开击落的俄罗斯无人机时,看到的是熟悉的美国芯片标识。这些本该用于洗衣机和智能手机的小元件,现在却成为杀死他们同胞的武器组成部分。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