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的一番话,让整个地区都感到了震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宣称,一旦台海发生冲突,菲律宾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可能置身事外”,甚至“势必会卷入战争”。
这番表态的惊人之处在于,它来自一个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的国家。这究竟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抉择,还是一场基于致命错觉的政治豪赌,背后真正的盘算又是什么?
马科斯的全押赌注
马科斯并非只是随口说说,他还给出了两个听起来很“实际”的理由。他指出,菲律宾距离台湾实在太近,从吕宋岛北部的拉瓦格机场飞到台湾高雄,航程仅需四十分钟。此外,台湾地区有大量的菲律宾劳工,一旦有事,菲方有责任进行“撤侨”。
然而,将撤侨与“卷入战争”直接挂钩,显然超出了人道主义救援的范畴。这番言论更像是一种政治宣言,为其后续一系列动作铺路。就在今年四月,菲律宾政府就放宽了与台湾地区当局官员的互动限制,不久后台菲海巡部门更是在巴士海峡搞起了联合巡逻。
到了七月份,美菲联合军演甚至破天荒地邀请了台湾地区派员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紧接着,美菲日三国部队在距离台湾不到209公里的巴丹群岛试射了反舰导弹。这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动作,清晰地勾勒出马科斯政府在台海问题上不断试探、步步紧逼的轨迹。
追逐三重可能的收益
马科斯政府如此不遗余力地押注,显然是认为这笔买卖有利可图。他所追逐的,似乎是三重潜在的收益。
最核心的目标,无疑是想把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绑得更紧。通过在台海问题上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姿态,向美国展示其作为“盟友”的价值。为此,他不仅向美军开放了多个靠近台海的军事基地,还允许美国部署武器系统,其目的就是换取美国在南海争端中为菲律宾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其次,这也是一种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马科斯上任后,国内经济问题缠身,其支持率自中期选举后持续下滑,民众怨气不小。在南海问题上反复炒作已经让民众有些审美疲劳,将焦点引向更具爆炸性的台海议题,能有效地将公众视线从内政的泥潭中移开,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
最后,马科斯也希望从台湾当局那里直接获得好处。过去,菲律宾就与台当局在防务情报共享和军事互动上眉来眼去。如今公开站出来发表“支持”言论,显然是想让台湾当局感受到其“价值”,从而在经济合作或政治筹码上获得一些实际的回报。
该看看对手的底牌了
马科斯之所以敢下如此重注,或许是被周边一时的热闹景象所迷惑。就在他发表言论前不久,印度海军的四艘战舰于8月3日与菲律宾海军在南海举行了联合演习。更早些时候,英国航母到访菲律宾,美英等国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也在西太平洋大搞演练。
这些声势浩大的军事活动,似乎营造出一种“反华势力环伺”、各方都在积极拉拢菲律宾的氛围。然而,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残酷的现实。一个关键的事实是,作为局势中真正的主角,美军已经悄然将其部署在第一岛链的大量主力战机和兵力,后撤至更安全的第二岛链范围之外。
这个战略性的后撤动作,清晰地表明了美军对于解放军日益增强的远程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的深层忌惮。连棋局中最强大的玩家都选择了谨慎规避,作为棋盘上一颗相对弱小的棋子,马科斯却急吼吼地往前凑,这种反差显得尤为刺眼。
与此同时,中方的反应直接而清晰。8月8日,中国外交部直接点名菲律宾“出尔反尔”,违背了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庄严承诺,并就此提出了严正交涉。外交部的声明更是直击要害,指出“地理邻近”和“侨民众多”绝不能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彻底粉碎了马科斯那套说辞的合理性。
解放军的行动则更为直接。最近,东部战区启动了8月以来的首次台海“联合战备警巡”,划定的禁航区域距离菲律宾北部的巴丹群岛仅有75海里,警告意味不言而喻。南部战区的海空兵力也在南海保持常态化巡航,对非法闯入黄岩岛的菲律宾船只进行跟踪监视和警告驱离。
当吹嘘的资本被戳穿
当外界的虚假支持和自身的真实实力都被摆上台面,这场豪赌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菲律宾的军事家底实在有限,海军主力是几艘二手巡逻舰,空军则依靠从韩国购买的12架FA-50轻型战斗攻击机撑场面,其中一架还已坠毁,根本不具备现代化的区域防空和远程反舰能力。
有分析认为,解放军仅需出动一个歼16战斗机大队,或者一个054A护卫舰支队,就足以瓦解菲律宾那点有限的干涉力量。指望美国届时会出手相助,更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2012年黄岩岛对峙,美国选择了袖手旁观;2016年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解放军三大舰队集结后,美军航母便悄然撤离。
从阿富汗到乌克兰,美国“用完就扔”的例子比比皆是。菲律宾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很可能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国博弈中被牺牲掉的那个。这种危险的动向也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警惕。马来西亚等东盟成员国普遍担忧,菲律宾此举会破坏东盟在台海问题上长期坚持的中立立场,将整个地区拖入不必要的冲突旋涡,最终只会让菲律宾在地区内日益孤立。
结语
国家信誉和核心利益,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轻易拿来下注的筹码。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表演来换取多重利益,但当他环顾四周,却可能发现自己所谓的“强援”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看客,而他所挑衅的对手,却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不容触碰的底线。
对于菲律宾而言,继续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最终付出的代价恐怕将远远超出其所能得到的好处。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国家命运的决定之前,确实应该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手中真正的分量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