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日本“玻璃大王”三度亮相链博会:中日联手突围全球供应链风暴

发布日期:2025-07-29 08:53 点击次数:145

651家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涌进展馆,35%是境外企业,这种场面下,谁都知道每一次交流都是一场带着算盘的较量,眼里只有合作和竞争的边界。

AGC,“玻璃大王”,第三次踏进链博会的门槛,这一次,气氛比以往都硬核——他们不再只谈玻璃,岛村琢哉话里有话,想让更多中国伙伴认识AGC的新技术,这背后其实是市场格局在变。

过去日本企业在中国设厂,把产品出口到第三国,这种模式玩了二十年,如今中国企业自己也有了技术和产能,岛村想换个玩法,合作才是出路,单打独斗已经不靠谱。

这场变局里,时间线特别清晰——2025年7月16日到20日,链博会期间,AGC带来了八个拳头产品,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固态电池电解质、新能源汽车部件——全是风口上的活儿,摆明了要在中国市场里分一杯羹。

中国这三大产业,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出货量1.1GW,锂电池1175GW,新能源汽车1316.8万辆,全部全球第一,这组数字就像一记重拳,把所有外企的焦虑都敲在台面上。

以前AGC和中国企业合作,主要还在玻璃领域,跟TCL做液晶面板基板玻璃,还有超薄玻璃、车用玻璃,合作模式很传统,彼此边界感强。

传感器、电机、智能驾驶用的激光雷达,新能源时代的新材料,AGC都想插上一脚,这种产业转型背后,其实是全球供应链压力下的本能反应。

岛村琢哉补了一句,在化学品领域,AGC在氟化学上有优势,氟元素本身负电性强,适合高电位电化学环境,锂电池电解液离不开六氟磷酸锂,电解水制氢的质子交换膜也用全氟磺酸。

氟很有意思,加到药品里药性就稳得多,岛村还开玩笑说,AGC现在以氟为中心,未来还会死磕下去,这其实透露出他们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AGC的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中国市场竞争太卷了,新产业里钱、人、企业都拼命往里挤,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一路往下掉,AGC也得跟着卷。

岛村坦言,价格低和不可替代性短期看有用,但靠这个撑不了太久,想赢只能更早介入客户产业链,做更贴合需求的产品,售后也得跟上,差异化才是王道。

AGC在中国有14家公司,员工6000多人,和中国企业合资公司也不少,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投,累计几千亿日元,每隔几年都要给合资公司华星光电加点钱,这种持续加码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的底层信任。

岛村琢哉则更现实,过去全球分工,中国被叫“世界工厂”,现在制造业部分转移到东南亚,世界经济出现分裂,企业都在“去风险”,但中国企业也在变,研发创新也成了主力,AGC不再只把中国当生产基地,而是一起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全球产业链开始局部碎片化,每个企业都在重新找定位,过去的老路走不通,合作开发、技术绑定、供应链共建才是新方向。

2025年这波展会,是一个窗口,中国和日本企业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边是利益分配,一边是技术融合,谁都不愿意把主动权让出去,但又都清楚,产业链的稳定比任何一方的小算盘都重要。

有意思的是,外部看似合作,内部其实处处设防,双方都有焦虑,谁都怕被对方“卡脖子”,但又不得不走到一块儿,这就是现实。

这背后还有一个全球大趋势,产业链分工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生死线,谁能抓住市场,谁就有话语权。

在链博会现场的每一次握手,都伴随着一丝警惕和一份期待,合作和竞争的边界模糊,未来的方向谁也不敢拍胸脯断言。

现在的局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供应链的走向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下一个转折点,可能就在下一个展会的现场。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