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硅谷的投资圈里,黄共宇(Matt Huang)已经是响当当的名字了。由他创办的Paradigm,成了加密货币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风投机构之一;他个人也经常登上福布斯榜、各大投资大会,甚至被金融圈的重量级报告频频点名。但圈里最爱聊的,并不是他现在多风光,而是他24岁时“来北京玩”,顺手投资了张一鸣这个故事。谁能料到,那随手一投,最后竟收获了上万倍的回报。
当年,黄共宇刚刚赚到第一笔“启动资金”,想着开开眼,跑来中国,带着“出来看看”的想法。他在北京的民宅里,见到了创业不满半年、连办公设备都没备齐的张一鸣。几年后,这家公司叫字节跳动,而黄共宇则成了最早的一批天使投资人。
说起家庭背景,黄共宇就是那种“光环加身”的人。他父亲黄奇辅,是金融圈的传奇,斯坦福金融学博士、MIT终身教授,在华人金融圈是绝对的“大拿”,甚至有人觉得他距离诺贝尔奖也就差一步。家里简直就是“学霸培养中心”:妈妈做计算机教授,哥哥是AI领域的博士,黄共宇从小学奥数,奖牌拿到家里摆不下。他本科考进了MIT数学系,专攻高阶的金融算法和模型。
他没打算走学术这条路。2010年毕业后,和两个朋友做了家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公司Hotspots.io,重点是研究社交数据怎么分析。公司两年后被Twitter买走,他顺利“变现”,也加入了Twitter做广告数据方面的工作。有了这笔资金,又见识了硅谷“技术+内容+数据”这波潮流,他的投资理念也逐渐明确起来。
2012年初,黄共宇请了一周假,跟朋友来北京逛逛。说白了就是想看热闹,看看中国移动互联网有什么新鲜劲。那年正好是微信和微博爆发前夜,全球风投机构都盯着中国这块市场抢着投项目。他本没打算投资,仅仅是带着好奇心去看一眼。
一天,他被领到一处租来的民房里,说有团队做内容推荐产品,想跟他聊聊。那房子挺典型,老式北京居民楼,屋里不大,楼道也破旧,铁门有些锈迹。他进屋发现,几个年轻人围坐在宜家风格的桌边讨论技术,墙上贴着手绘用户动线,厨房里还有没装好的电脑。张一鸣穿着格子衫,发型乱糟糟,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但眼神特认真。英语一句不会,全靠翻译,但聊到产品时,能滔滔不绝地说:
他想做一个能根据用户兴趣推送信息的App,每天都能学会用户喜好,搞精准内容推送。黄共宇实际上没怎么听懂,但他记得张一鸣那种坚定的劲头,这让他想起硅谷那些顶尖创业者。一眼看不出怎样挣钱,但技术底子不差。更重要的是,他从张一鸣的话里听到了“走向全球”这几个字——在2012年的中国创业圈里,这想法并不多见。
离开的时候,他跟朋友说:“我不太懂他们具体做啥,但张一鸣这人很有料。”回美国后,他还是惦记这个团队,再次确认后决定个人投资一笔。那会儿今日头条还没正式叫字节跳动,刚成立不到半年,资金也紧巴巴。黄共宇最终投了不到一百万美金,拿了一些股份,就是认准了张一鸣。
看看今日头条现在估值,已经上升到2000亿美金以上。黄共宇这笔“临时决定”的投资,账面收益过了万倍。在采访中他聊到:“我当时没什么高深的策略,就是觉得人靠谱,愿意帮一把。”
这次“押对宝”后,他的投资运气也是一路飙升。回硅谷后很快被红杉资本相中,成了最年轻合伙人之一。在红杉资本,他投了Instacart、生鲜独角兽,投了建筑协作软件Plangrid(后被Autodesk收购),事业风头正劲。可不久后,他又决定离开,理由是他看好“下一个风口”——加密货币。2018年,他和Coinbase创始人合作创办了Paradigm,专攻加密领域投资,思路特别大胆,很快就成了业内顶尖的VC之一。2025年,他又参与了Citadel融资,让Paradigm估值直接翻倍。
黄共宇是典型理工思维,不爱抛头露面,但一些老照片曝光了他家庭阵容:爸是金融界大神,妈是MIT教授,兄弟姐妹也都在科技行业。小时候,黄共宇就是“父亲的影子”,直到创业、投资这些亲身经历,让他体会到:光有数学模型远不够,眼光才是关键。
现在,他成了硅谷有名的投资人,也是科技圈亚裔崛起的代表之一。2024年,他在加密大会上说,AI和区块链才是新一波机会。他已经投了不少“区块链+AI”项目。有人问他怎么看字节跳动,他只说:“这家公司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只是刚好遇到。”他从没卖出字节跳动股份,甚至还跟父亲一起投资了一些基金。有业内传闻,老黄奇辅靠这笔天使投资在晚年迎来翻身。
许多人都后悔错过了张一鸣——风投嫌他太安静,老牌基金嫌他启动得晚,有人根本没听懂“兴趣算法”。但总有人能发现不显眼的潜力。2012年,北京创业圈还忙着模仿Facebook,赶着做App,一个美国小伙听不懂中文,却全程听完,回国立马下注。
不是复杂的商业逻辑,也不是模型计算,归根结底:“我信这个人。”
这才是天使投资最稀缺的能力:在对的时机,遇到对的人,还刚好手里有资金。黄共宇就做到了。
一下:他的成长路径,就像一出“被命运眷顾”的剧本。创业、公司被收购、顺便来北京、买股票、碰上张一鸣……背后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敢押对人”的眼光和果断。属于他的好日子,或许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