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名日军传令兵急匆匆地从前线返回,亲自向松本大佐呈递情报。中国远征军在前线对日军阵地射出一箭,箭矢上系有一张纸条,纸条上以毛笔书写着汉字。松本大佐听闻此言,遂将那张字条递给了旁边的“中国通”。方才得知,我国军队竟然提议与日军各选派百五十名士兵,在地盘关进行一场激烈的肉搏战。
大佐的倚仗
松本大佐闻悉此讯,初时陷入沉默,继而又开怀大笑,笑声不绝于耳。他向在场参谋转达这一信息后,场面顿时爆发出一阵大笑。松本大佐直言不讳地称,中国人简直是疯了,竟然主动提出要进行白刃战,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松本大佐的狂妄举止背后,究竟有何原因?原来,日军长期自认为在白刃战中无懈可击,对中国军队的白刃战能力亦抱有轻视态度。面对这份挑战书,他们自然感到可笑。然而,日军这种傲慢的气焰并非毫无根据,其自信主要源于两点。
其一火器的兴起导致全球军队普遍开始对格斗技巧的价值产生怀疑。这一趋势在二战期间尤为明显,多数国家不约而同地降低了格斗拼杀训练的标准。然而,日本军队却是个例外。日军所宣扬的“武士道”理念虽显荒谬,却促使日军对格斗与拼杀的训练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使之成为每位新兵入伍后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中,日军在二战时期所展现的拼刺刀技艺显然更为精湛,这一点那些曾在战场上亲身与日军拼杀过的老兵感触尤为深刻。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在当时的训练条件相当有限。面对中国军队发出的挑战拼刺刀的战书,日军自然会认为发出挑战的人行为异常,近乎疯狂。
其二当时日本国内工业高度发达,冶炼技艺亦堪称精湛,所生产的刺刀质量上乘。以日军装备的30式刺刀为例,其全由锰钢精练而成,既锋利无比,又具备出色的韧性,在激烈的拼刺刀战斗中能承受极大的冲击力,相较于中国军队所持的大刀,无疑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而且,日军更是占尽优势,他们所使用的30式刺刀长达53厘米,与主流配备的38式步枪相搭配,整体长度竟高达166.3厘米。如此步枪与刺刀的联合长度,在全球范围内堪称翘楚,对于身材较为矮小的日军士兵来说,这一高度甚至超过了他们的身高,显得格外滑稽。
纵然好笑,但“一寸长一寸强”的哲理依旧让他们在近身肉搏中占据了先机。相较之下,我国军队所采用的步枪与刺刀组合,以汉阳造步枪为例,其整体长度不过150厘米有余,与日军所持步枪相比,竟短了数寸之多。
尽管如此,我军所拥有的刺刀数量依旧有限。这主要归因于技术水平的滞后以及生产能力的不足。即便是生产出的刺刀,也往往难以满足严格的标准,导致在战场上频繁出现断裂现象。鉴于此,便于制造的大刀便成为了更为合适的选择。在当时,许多中国军队所使用的冷兵器均为大刀,而非刺刀,即便是主张采用拼刺刀战术的中国军队亦然。
尽管大刀舞动时气势磅礴,颇具威猛之势,然而其缺陷亦不容忽视——过于注重挥砍而缺乏刺击的威力。相较之下,其长度甚至不及日军步枪与刺刀的总长,这一差距成为了一个致命的短板,也是日军敢于嚣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局
鉴于这两大考量,松本大佐认为中国军队发出要求拼刺刀的挑战书实属疯狂之举,这也正是在场日军参谋们之所以捧腹大笑的缘由。然而,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持有这种观点。那些曾在战场上与我国军人交手的日军老战士们,他们亲身目睹了我国军人无畏的冲锋姿态,对此深感忧虑。
众所周知,曾服役于军中者,尤其是那些历经战火洗礼的资深老兵,都明白一场战役的胜负,并非仅由武器装备的优劣所决定,参战者的意志力同样至关重要。然而,松本大佐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他对日本武士道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对于三天后在地盘馆举行的这场以冷兵器为武的约定之战,他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应允。
洪行曾写战书给日军。身为国民党陆军第二军新编第三十九师的师长,他率领部队在腾冲地区顽强抗击日军,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和爱戴。
洪行之所以选择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是因为当时日军弹药补给严重不足,而我远征军的弹药储备同样有限,这为白刃战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其次,洪行本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将,长期与日军交战,对敌人的战术和特点了如指掌。他提前对部队进行了严格的拼刺刀训练,并深入研究了以大刀对抗刺刀的战术,此次交战,他可谓是准备充分,有备而来。
据《滇缅抗战资料》记载显示,洪行将军在预定之日进行了战前动员。他并未发表过多激昂的言辞,仅以简洁的话语告知战士们:此役并非关乎胜负,唯一目的在于让日军深刻铭记,中国军人的意志坚韧,远胜于日寇的锋刃!
在拼刺刀的那一日,两军各挑选了百五十名勇士,手持长枪与刺刀,以及锋利的大刀,整齐地列阵于地盘关。狂风呼啸,远征军战士们腰间的红绸大刀随风飘扬,发出猎猎声响。而日军此番却暗藏心机,除了手持的刺刀外,他们的筒靴中还悄悄藏有一把短刀。
洪行将军早已预料到这一点,因此远征军战士们除手持锋利的大刀外,腰间亦悬挂着一把锐利的飞斧。这些斧头乃洪行自乡民手中所借,传闻它们将被用于抗击侵略者,乡民们闻讯后纷纷慷慨解囊,献出手中的斧头,此举使得今日的战斗更具胜算。
战事一触即发,双方即刻陷入激战,刺刀与刀锋的撞击声与战士们的呐喊交织成一片,整个战役持续了长达三个小时,最终日军在惨烈的刀光剑影中溃不成军。日军初来时共有150人,撤退时仅余23人。相较之下,洪行所率领的远征军虽有87人英勇捐躯,但伤亡人数仍远逊于日军,此役无疑是中华民族军队的胜利。
此役落幕,日军将其视为一场耻辱的战役,然而在战后的言论中,却对洪行赞誉有加。“战神”然而,日寇亦未打算放过洪行,悬赏巨款以求取其性命。当此战胜利的消息传遍后,藤县全体民众无不欢腾鼓舞。抗战的老兵们纷纷表示,洪行所打的这一仗极大地提振了抗日的士气,同时也让侵略者见识到了中国人民的铮铮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