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九三阅兵后,日本政府火速回应,真能放下屠刀,永不言战?

发布日期:2025-09-10 23:16 点击次数:142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钢铁洪流气势如虹,纪念着那场艰苦卓绝的胜利。而在海的另一边,东京永田町的记者会现场,气氛却微妙得像一根绷紧的弦。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的反应几乎是“秒回”,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每一句话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精准而冰冷。

这与其说是一次表态,不如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这番滴水不漏的回应,恰恰像一面哈哈镜,照出了东京内心深处那份压不住的焦虑与矛盾。

言语的艺术与内心的慌乱

时间倒回阅兵前,日本的各种小动作就没停过,活像个坐不住的热锅蚂蚁。外务省先是满世界打电话,劝亚欧各国领导人别来捧场,理由是中国的活动“反日情绪”太浓。这番操作不仅显得格局太小,还被中方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更绝的是,就在8月15日,那个他们自说自话的“终战日”,首相石破茂和议员小泉进次郎等人,大摇大摆地跑去靖国神社拜鬼,还献上了不菲的祭品。石破茂的讲话,满篇都是战败的教训,却对当年的侵略罪行和给邻国带来的深重灾难,连半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东京的小动作与莫斯科的重拳

有了这些前情提要,林芳正9月3日的回应就更有嚼头了。他既不批评也不赞同,玩了一手高明的“躲猫猫”。记者问题刚抛出,他先承认政府在关注,但立刻话锋一转:“对中方的意图不予置评。”

这句“不予置评”,本身就是最响亮的评论。作为二战的加害者,在道义上他们本就理亏。既不敢公开反对这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盛会,又不甘心看着历史的正义被一次次重申。这种拧巴的心态,最后就憋出这么一句言不由衷的话。

紧接着,林芳正迅速切换话题,开始向世界表白。他强调日本战后如何“绝不重蹈战争覆辙”,如何坚定地走“和平国家”的道路。这话当然是说给全世界听的,尤其是说给白宫那位新上任的老熟人特朗普听的,意图安抚国际社会,也是在间接对冲中国阅兵的影响。

说一套做一套的温差游戏

然而,就在同一天,来华访问的普京总统,也意有所指地表达了对某些地区军国主义复活的担忧。俄罗斯人从不玩虚的,话音未落,俄军就在远东各地,包括与日本有领土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高调举行了对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几乎是贴脸输出,威慑信号拉满。

林芳正回应的第三层,是试图给中日关系降温。他重申两国要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毕竟邻里和睦,生意才好做。

中方也一再强调,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只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可问题是,日本的言行温差实在太大,大到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精神分裂。

五百六十亿日元的国家美颜滤镜

就在今年,日本新出炉的《防卫白皮书》里,白纸黑字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这种充满敌意的定义,跟林芳正口中的“友好”简直是南辕北辙。这种分裂,恰恰反映了日本政府内部在经济依赖和安全对抗之间的摇摆不定。

说到底,日本为何如此焦虑?还是那个卸不下的历史包袱。他们不仅不愿正视历史,还花大价钱给历史开美颜滤镜。据披露,日本政府设立了一项“海外战略信息传播”专项经费,已经为此烧掉了惊人的560亿日元。

这些钱,名义上是宣传和平,实际上却被用来收买和培养“亲日”外国人,甚至暗中篡改海外教科书里关于“慰安妇”的记述。一边豪掷百亿日元给自己整容,一边却连韩国法院判决的区区2亿韩元慰安妇赔偿金都赖着不给,吃相实在难看。

笔者以为

他们从根子上就没觉得自己“战败”过。1945年天皇发布的文件叫《终战诏书》,通篇找不到“投降”二字,仿佛战争是自然消亡的。直到今天,他们仍把卢沟桥事变叫做“武力冲突”,反过来还指责我们的历史教育是“仇恨教育”。

所以,当中国用一场盛大的阅兵来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时,日本感到刺痛和恐惧,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因为每一次礼炮轰鸣,每一次正步铿锵,都是在揭开他们伪善的面具,让其粉饰太平的企图一次次落空。

晚清名臣左宗棠评价日本:“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畏威而不怀德。”这话放到今天,似乎依然没有过时。一个连自己过去都不敢坦然面对的国家,它口中的“和平”与“友好”,又有几分可信度呢?历史这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过去,更是未来。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意昂体育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