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有一次笑着对陈毅说:“老总,你是不是总觉得我哪儿不顺眼呀?”
要说陈锡联,那可不是一般人物。打仗能人,战场老兵,连打再打,战功赫赫。1976年,决定由谁来接掌叶剑英的军权时,毛主席没有挑选那些人们心里的热门元帅和大将,反而把票投给了陈锡联。为什么?他就是有这样的分量。
说起来,陈锡联私下里和陈赓还有一段缘分。妻子王璇梅,正是陈赓家里的小姨子。以往老陈赓跟陈锡联搭肩开玩笑,“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咋样?”也是兄弟情深。
家里那点事,说起来也是唏嘘。陈锡联的小时候,生活苦到不得了,母亲眼睁睁看着家里揭不开锅,最后不得不狠心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卖了,换几个钱喂活儿子。他跪在地上求妈别卖人,母亲只能带着眼泪摇头:“儿咱家没米,她们饿着能行吗?不是娘狠心。”
日子依然没好转。陈锡联做了放牛娃,模样像个傻小子,经常挨地主的儿子欺负,轻则骂,重就直接上手揍。有一次给打得差点小命都丢了。时间一长,陈锡联心里憋着劲,干脆反了那次突然发飙,把地主的儿子揍了个鼻青脸肿。他知道自己得罪了人,再留着也牵连娘,索性一咬牙,偷偷溜出去投了红军。
但那年头的日子,哪有那么顺?14岁的小孩,骨瘦如柴,又黑又黄,偏偏不放弃,一心要当兵。红军原本不收他,可这么大决心的娃娃,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第一次上战场,陈锡联就来了个惊天动地:居然活捉了个团长。从那以后,一步一步干到了政治指导员,反围剿、抗日都少不了他。
到1937年,卢沟桥风云突变,整个中华民族都被燃起了斗志。陈锡联那边的部队129师,被派去正面迎击日军。那会儿,谁不怕?连国民党都快顶不住了,哪怕是共产党,心头压力都是山大。
可陈锡联没怂。他鼓励大伙、亲自部署,借着夜色突袭,炸掉了日军机场24架飞机。日军没了空军助拳,前线兵力也被逼回去守基地。国民党找准机会猛砍,联手打了一场漂亮仗。
后来打白晋铁路,陈锡联直接跟兄弟们说:“今儿咱让敌人开开花,来个里外包抄,让他们尝尝咱的厉害!”百团大战狮垴山,装备差,人手紧,他偏偏能带队给鬼子来个狠的,撑出了正太路奇袭的机会。
尤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一仗,真叫震动全国。共产党第一次主动发起大规模战略反攻,陈锡联部队赶在前头,淮河一跃,第一个抢占对岸,半个月拔下九个县。
47年豫北战役,国民党那边可是全副武装的机械化部队,而我方装备简陋。咋办?陈锡联避实击虚,引诱敌人深陷,最后孤立包抄,还抓了国民党名将孙殿英。真别说,军事天赋就是不一样。
徐州一役也是他带队反攻突围,一昼夜干掉敌军1.2万人,直接把刘峙兵团困死孤堆头。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继续挥洒魄力,先是炮兵司令,又当上炮兵学校校长。打金门炮战,他也起过重要作用。50年代末,中国要造导弹,陈锡联多次带队踏遍大西北沙漠无人区,一点点选地址,搞情报咱们的第一个导弹靶场,有他很多汗水。
后来还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国务院副总理,打仗精明,管理带兵也是一把好手。最重要的是,这人自律严谨,对自己可苛刻了,但对下属宽厚,公正廉明,两袖清风,勤恳实干。
教育孩子方面,他一样不走后门。让儿子们从基层慢慢干。大儿子哈尔滨工程学院毕业后,直接去哪儿苦哪儿干,最后当了大校。二儿子陈再文,16岁去部队,北大中文毕业后进了国防系统,凭本事一路升到中将。只可惜,后来因为飞机失事英年早逝。中央慰问时,陈锡联只说一句:“战争时期牺牲很正常。”就这样。
说到的那件糗事,其实也有缘由。原来陈毅的儿子陈小鲁,背着父亲偷偷参军,到的就是陈锡联管辖的部队。陈毅后来知道了,干脆也不托人说情,让儿子和大家一起受锻炼。部队谁也不知道陈小鲁的身份,连军区司令陈锡联都被瞒了过去。
直到后来陈毅重病,周恩来特意通知陈锡联,让陈小鲁去见父亲一面,事情才水落石出。以后每提起这茬,陈锡联总爱打趣:“老总,您该不是专门找我麻烦吧!”这话里,既有同事间的揶揄,也透着军中的兄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