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汽车价格战对二手车行业造成了较大影响。自2022年下半年起,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领域掀起降价浪潮,众多品牌的车型售价大幅下调。部分车型甚至出现了新车价格低于二手车收购价的倒挂现象,二手车商的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经营压力倍增,甚至有不少车商陷入了亏损的困境。
汽车价格战在2024年蔓延,二手车整体均价持续走低。2月份的交易均价达到年度峰值,为6.96万元。随后,二手车交易价格开始逐步下滑,6月份后开始趋稳,但整体仍处于下降通道。从全年走势看,2024年2月份之后的二手车均价走势与2023年情况极为相似。
2025年,汽车价格战仍在持续,新车降价规模较之去年相对温和,但部分品牌降价促销仍对二手车定价形成压力,前3个月的交易均价整体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4月、5月二手车交易均价分别为6.48万元、6.44万元,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回落。
图片来源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二手车价格持续下滑,已经导致部分车商退出,这与新车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类似,行业转型出清成为必然。对于二手车市场而言,新车频繁降价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当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现象时,不得不思考:新车降价对二手车市场,到底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挑战?
新车降价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并非全然是负面的,新车价格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尽管这一过程可能会对二手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它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购得心仪的汽车,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这无疑是市场活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二手车商有机会以更合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收购车辆,为后续的销售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中,二手车商往往依赖于较高的新车价格来维持二手车的利润空间。随着新车价格的下降,二手车商需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模式。二手车商需通过优化流通体系、提升运营效率、拓展市场渠道、开展多元化经营等方式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例如,一些二手车商开始尝试与汽车租赁公司、网约车平台等展开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的二手车源,进一步拓展车辆的使用场景,增加车辆的流转效率。
当下新车降价带来的压力,反而会倒逼二手车行业进行变革和升级。例如,促使二手车商完善认证体系,保障交易车辆的品质和价格合理。推动行业打通流通环节,提高二手车的流转效率。还能促进二手车交易在金融贷款、质保服务和保险等配套方面的发展,让二手车市场更加规范、成熟。
尽管面临新车降价带来的诸多挑战,我国二手车行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窗口期。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庞大的汽车存量为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政策层面也在不断为二手车市场注入活力,二手车“迁限”政策的全面取消,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二手车的异地流通铺平了道路。此外,促进汽车消费的“两新”政策为二手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与新车出口类似,不少海外市场对二手车有一定需求,且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二手车“出海”正逐渐成为行业突破瓶颈、拓展市场的新方向。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随着新车价格逐渐趋于稳定,二手车价格也会相应调整并回归合理区间。就像曾经的家电市场,在价格大战后,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各品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市场秩序也得以恢复。